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部门

深耕乡村教育 育出丰硕果实——记榆林市最美乡村教师马金伟

  • 发布日期: 2025-09-23 22:42:01
  • 来源: 绥德融媒
  • 责任编辑: 李彩合
  • 【 字体:
在陕北绥德的黄土高原上,有一位扎根乡村教育一线16载的“燃灯者”。他以责任为笔,以爱心为墨,在三尺讲台书写出动人的教育华章,成为孩子们眼中的“良师、慈父、益友”,他就是绥德县义合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马金伟。
以责任为帆,领航教育征程
2008年寒冬,25岁的马金伟怀揣着对教育的赤诚,踏上了乡村教学路。从一名普通教师一路成长为学校政教处副主任、团支部书记、德育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他的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2010年9月,刚走上学校政教处副主任岗位的他,便以“龙头班级”为抓手,带头啃下班级管理的“硬骨头”,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桌上的班务日志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心得。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班务工作焕然一新,他也连续斩获“模范班主任”称号。
期间,他创造性地组织了各种活动: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开展知识竞答越野赛、激情飞扬诗歌朗诵会、知识竞答越野比赛、书画作品展等等,让书本知识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诗歌朗诵中感受飞扬的青春,书画作品展里拓展奇思妙想,让乡村校园焕发蓬勃生机。2015年,他担任副校长,把“创新”二字融进工作里:“双减”政策落地,他牵头打造第二课堂,剪纸、腰鼓、数学建模等兴趣小组一应俱全;积极推进第三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大棚学农技、探访古村领悟文化,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让他们的成长空间从教室延伸到广阔天地。
榆林市名班主任、陕西省德育先进个人……一本本荣誉证书见证着他的坚守与付出,面对成绩,他总说:“教师的责任不止于传道授业,更要托举起乡村孩子的未来。”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一路前行。
以爱心为壤,滋养学生成长
“只有无能的老师,没有无能的学生。”这是马金伟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他深知乡村孩子的学习痛点,在课程改革浪潮中摸索出“质疑—探讨—释疑”教学法。课堂上,他是“引导者”,抛出“如何用数学知识计算梯田面积”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推演;黑板前,他是“倾听者”,耐心等待孩子说出解题思路,用鼓励的眼神点燃他们的自信。孩子们常说:“马老师的数学课像拆盲盒,每一分钟都有新惊喜。”
备课本上,除了教学方案,他还记着每个学生的特点:“李登峰基础弱,需课后强化公式练习题”、“党国奥思维活,可拓展难题”。教学过程中,他坚持“分层教学”,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们的基础强弱进行作业分层,培优补差,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困生跟上节奏,让优等生突破瓶颈。2024年中考,他所带班级数学平均89.7分,全员过线的消息传遍了乡镇的大街小巷,不少佳县、吴堡的家长慕名而来:“把娃交给马老师,我们放心!”
班级管理中,他践行“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他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心理等各个方面,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孩子们。有的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他每天陪孩子吃午餐、聊家常,周末带他去图书馆;有的学生家境困难,他悄悄垫付学费,还买来文具和辅导书。他用爱心、细心、耐心编织起温暖的教育网络,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在他的班级里,班风正、学风浓,量化考核月月优秀,成绩次次第一,教室里“团结进取”的标语,正是师生同心奋进的生动写照。
以能力为基,凝聚奋进力量
“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马金伟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首位。他牵头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每周组织听课评课,手把手指导新人备课;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带领教师赴城区名校取经,把先进教学理念带回乡村。在他的带动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批教学骨干、管理能手脱颖而出,学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德育工作,从教师与学生同时抓起。带头让老师们形成“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的原则。“学校实行学生封闭管理,从每天早上起床,打扫卫生,到‘两操’,有助于学生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育他们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同时为了让学生不受手机的干扰,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这样他们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扑在学习上,家长也可以放心。”马金伟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这所中学从2021年只有120名学生,发展到拥有820名,其中,城区学生占500多名。2024年,义合中学升学率达73%,独占全县鳌头;今年升学率在全县排名第三,成为教学质量稳居前列的“明星校”。2023年,该校荣获“全国乡村温馨校园”称号,2024年,该校收到来自义合镇众多乡村、社会人士联名赠送的匾额“春晖遍泽 桃李满园”。
16载春秋,马金伟把青春献给了乡村教育。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他的身影穿梭在教室、办公室、操场,成为师生心中最可靠的“主心骨”,用沉甸甸的爱,为乡村孩子照亮未来的道路。

(张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