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部门

激活“一池春水” 赋能项目建设——绥德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 发布日期: 2025-09-26 09:48:12
  • 来源: 榆林发布客户端
  • 责任编辑: 李彩合
  • 【 字体:
初秋时节的绥德,处处涌动着奋进热潮。工地机器轰鸣不息,厂房建设拔节生长,车间生产繁忙有序,行走在这片热土上,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触手可及。
今年以来,绥德县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实干笃行的奋进姿态,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营商服务的赛道上全力冲刺,交出量质齐升的亮眼答卷。国电电力5万千瓦项目、龙源集团5万千瓦风电项目各投6亿元,北京顺鑫6000头能繁母猪养殖项目投1.8亿元,众凌新能源发电项目稳步推进,中海油地下煤层气及民用天然气开发项目启动建设,一批批优质项目加速落地,为全年发展奠定胜势。


精准招商汇聚产业新动能



8月26日,绥德县召开“金秋季”招商引资大会,13个重点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投资达51.03亿元,覆盖商贸物流、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链领域,为当地完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看中绥德的资源、政策与环境优势,计划投资近13亿元建设10万千瓦风电制储加用氢一体化项目。”签约企业代表、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介绍,该项目将构建“制、储、输、加、用”一体化氢能供给体系,打造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闭环。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1亿元,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4万吨,将形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离网清洁能源制氢与低碳转型示范基地。
今年以来,绥德县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生命线,创新招商方法、建强产业平台、优化服务方式,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集群发展。该县立足资源禀赋,重点围绕产业创新区、现代农业区、物流集聚区、城市商务区、文化旅游区五大板块,聚焦农特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仓储物流、工业装备制造、新能源(储能、氢能利用)等十大领域精准招商。
在招商机制上,该县建立责任明晰的工作体系,明确各考核部门和各乡镇为招商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县级审批及要素保障部门提供落地保障。项目推进中,实行县级领导归口管理,主要领导定期调度,协调解决建设难题。
作为连接陕晋宁蒙四省区的交通枢纽、全国路网“八纵八横”支点,今年以来,绥德县围绕“走出去、走得远”破局,借延榆高铁建设、榆林口岸开放之势,加速融入榆林、西安“两小时经济圈”,鼓励企业通过直接出口与“借船出海”拓展对外贸易。同时,激活产业创新园区引擎作用与绥北物流中心集散功能,推进汽贸仓储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全力争取榆林南部县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落地,持续巩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优势。
在“引进来、接得好”上,绥德紧抓东南沿海产业向腹部地区转移机遇,提升新兴产业配套能力,推进油气转化和深加工产业链项目落地,加快长庆油田采气厂分布式光伏发电,义合镇新能源综合物流服务区建设,巩固毛绒玩具加工等苏陕协作项目成果,深化合作拓宽赛道,推动服装制造、储能设备等制造业项目本土化、链条化发展,以精准招商培育县域经济新质生产力。


项目建设筑牢发展“压舱石”



招商赋能,产业兴县。在绥德县裴家峁创业就业中心,2023年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榆林威尚玉服装制造项目已正式投产,成为当地以项目落地激活产业动能、带动发展的鲜活样本。
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完成裁剪、缝制、质检等工序,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据榆林威尚玉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贺三娃介绍,目前项目订单储备充足,已顺利承接近20万件服装生产任务,远销英国、波兰等海外市场,在国际市场打响“绥德制造”的名气。
“我们是从青海来到绥德的企业,从落地到投产再到拓展业务,每一步都离不开当地的贴心服务。”贺三娃感慨道,尤其在公司近期拓展进出口业务时,相关部门高效协作,当天便完成所有手续办理,让企业切实感受到“绥德效率”与“绥德温度”。
在绥德县的山间旷野,陕西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绥德1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稳步推进,该项目覆盖满堂川镇、薛家河镇等5个镇,拟装15台6.7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10kV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建成后将接入110kV名州变,为当地注入绿色电能新动能。
“项目从启动到推进始终保持高效节奏,目前已攻克多项关键节点。”陕西龙源绥德公司项目经理张海峰介绍,该项目于2023年9月通过陕西省保障性并网竞争性配置,2024年3月获龙源电力集团立项批复,截至当前,土地预审、环评、水保、林草手续等12项核心支持性文件已全部完成审批。
作为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主体,陕西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背靠强大央企资源——其母公司龙源电力集团是国家能源集团核心新能源企业,不仅是国内最早涉足风电开发的专业化公司,更是2009年登陆香港市场的“中国新能源第一股”,目前在全国运营300余个风电场、90多个光伏电站。绥德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2.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6.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82万吨。
“这不仅能优化绥德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我们还将与绥德县政府深化合作,在能源安全、技术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发力,共同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为县域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张海峰说。
项目建设的“热度”,正持续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增量”与民生改善的“实效”。截至目前,绥德县57个重点建设项目中,43个已开复工,开复工率75.44%。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2亿元,增速10.3%。项目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协同推进,为绥德县域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优化服务打造营商“新高地”



今年以来,绥德县始终锚定企业需求,以创新举措与贴心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生态、提升服务效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巢引凤。
“为了让签约项目早投产、早达效,我们推行‘一项目一专班’机制,通过‘红蓝章’容缺受理、联审联批和帮办代办,一对一保障项目用地、用人、用能需求,提供全要素、全周期服务。”绥德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韩人杰介绍。
一个个项目的顺利落地,正是绥德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的生动注脚,该县坚持“招引”与“服务”并重,以精细化服务推动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见效。
此外,发改、财政、行政审批等部门协同发力深化改革。配合市级上线“榆林市惠企政策兑现平台”,确保本级涉企补助补贴政策“应上尽上”并建立全闭环管理,明确“红蓝章”审批流程、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加速实现“拿地即开工”,推出“绥德营商”微信小程序,融合政企互动、信息共享、社会评价功能,适时接入“绥时办”打造线上服务总入口,让企业办事更便捷、发展更安心。
“当前,我们正加速推进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同步发力仓储物流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及高铁商业圈打造,聚焦农文旅融合、商贸物流、山地苹果、风光电和氢能四大产业集群培育。”绥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国锋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产业链招商,围绕龙头项目精准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时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签约项目早投产、早达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来源:榆林发布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