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挂牌

  • 发布日期: 2018-09-18 08:36:45
  • 来源: 绥德e播报
  • 责任编辑:
  • 【 字体:


      9月16日,榆林学院与绥德师范学校正式合并,成立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揭牌仪式在绥德师范校区内举行。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与副市长杨东明共同为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揭牌。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紫贵,榆林学院党委书记许静洪、榆林学院纪委书记常少明,市教育局局长沈效功以及县委书记李永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慕晓玲,县长姬跃飞,县政协主席李永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海安,副县长毛晔出席。榆林学院副院长康伟主持会议,绥德师范全体教职工、部分杰出校友参加揭牌仪式。

      会上,王紫贵宣读了《关于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并入榆林学院的批复》《关于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并入榆林学院及招生办学有关情况的批复》等文件,绥师校友马慧祥、绥德师范校长王守文先后发言。

    郝海安表示,多年来绥师扎根绥德大地,培育了大批有用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绥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希望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继续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绥德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绥师发展,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必要保障,努力为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许静洪首先回顾了榆林学院与绥德师范学校之间的历史渊源,并对合并后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的发展做了表态:一是要传承百年绥师品牌,努力提升师范教育水平,加强基础教育研究,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深耕特色师范专业,将师范教育的做优做强;二是要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开展干部培训教育,深入发掘、整理、研究、保护、宣传绥师丰富的红色资源,做好干部党性教育、传统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要加强灾后重建,助力建设绥师革命纪念馆,将全力做好学校恢复和灾后重建工作,为建设美丽新校区做出更大贡献。

     杨东明指出,绥德师范学校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榆林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今绥德师范学校并入榆林学院是继承和保护“绥德师范”百年品牌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传承好百年师范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不断优化师范教育结构,完善师范教育体系,把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真正办成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基地。同时要充分挖掘绥德师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绥德师范红色品牌文化,让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董小龙在讲话中说,绥德师范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鲜亮的师范教育底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队伍,榆林学院与绥德师范两校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两校合并,是我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强化师范教育,推动榆林市域内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他要求,要坚持办学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明确办学定位,发挥师范教育特色优势,同时充分运用陕北地区红色教育资源,把绥师校区建成西北地区师德师风教育中心、西北革命史研究中心;要聚焦发展新目标,推动两校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深度融合,使榆林学院内涵更丰富、发展更强劲;要着眼实际问题,共同支持学院发展,当前,绥师校区基础设施灾后重建的压力很大,要尽快完善办学条件,形成发展合力。

    绥德县师范学校创立于1923年,原名“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4年夏,革命先驱李子洲来到“四师”任校长,当年冬天,就在学校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开展革命活动,使学校成为陕北革命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并提出了“求学勿忘革命,革命勿忘求学”办学原则,建校以来,绥师为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培养了万余名优秀人才,享有“革命基地,教师摇篮”的美誉。合并后的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将以学前师范专科教育为主,将成为陕北地区县、镇幼儿和小学教师培养的阵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