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魅力绥德 > 绥德年鉴
2015绥德年鉴
发布日期:2016-03-23 11:18   来源:   作者:   发布机构:   浏览次数:次   打印

        2015年,绥德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依法治县为保障,发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贸物流和交通区位比较优势,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以物流园区和农业园区为依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推进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防风险工作,不断夯实工作责任,继续强化目标考核,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87亿元,增速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7.14亿元,增速4.6%;财政总收入27430万元,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955万元,增速2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亿元,增速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64元,增速8.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0元,增速9.62%基本实现了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精准扶贫稳步推进。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大力实施“11173335”精准扶贫工程,完成移民搬迁204户,整村推进36个,落实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新增互助协会17个,实现在册贫困大学生救助全覆盖,完成技能培训8600人次和农业综合开发5000亩,实施412中彩项目,落实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项目226个,总投资8090万元,各类帮扶资金944万元,创新建立韭园企业带动和满堂川能人引领精准扶贫模式,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1.96万人脱贫任务。

(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强化财政资金整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全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建成现代农业园区40个,其中:省部级4个、市级5个、县级31个,基本形成以省部级园区为支撑,市、县级园区为依托的发展格局。裴家峁创新园区建成特色瓜果采摘园1100亩,温室大棚230个,成功晋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强化科技示范推广,新建高产示范基地60个,粮食播种面积达38.8万亩,总产量8.3万吨,完成考核指标的101%,实现农业十二连丰。新增标准化果园1.1万亩,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山地苹果荣获全省国际果博会优质苹果金奖。培育龙头企业3家,规范专业合作社9个,新上规模养殖场49个,输出劳务8.5万人,实现畜牧业产值3.5亿元、劳务创收9.1亿元。完成人工造林2.7万亩、抚育森林3万亩、红枣低产改造2万亩、三北防护林1万亩,新建、补修淤地坝91座,新修抽水站23座、新实施高标准示范田3625亩,解决6.89万人饮水困难,新修92个村水泥路332.4公里,农村道路通畅率100%,位居全市第一。

(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不断夯实包抓责任,加强调度督查,严格考核评比,有效破解投资和阻工问题,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县安排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29.05亿元,年度投资14.22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2个,续建项目26个。截至目前,建成18个,在建26个,开工率达91.7%,完成年度投资11.85亿元,完成投资率83%。其中:无定河大桥、张家砭大桥、四十铺镇兴民路、裴崔三级公路改建以及城市绿色长廊、供排水网和垃圾厂渗滤处理项目全面竣工;档案馆建设、龙凤山治理和农网升级工程基本完成;物流园区基础设施、307国道北过境线、棚户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疾控中心、城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同时,出台工业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争取各类企业扶持资金770万元,申报技术改造与优惠项目23个,启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全县商业网点布局,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企业30户,从业人员达到3.3万人,实现营业收入75.32亿元,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31.79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2.1%,占GDP比重达到54.42%

(四)城镇建管成效显著。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南关片区修建性详规》编制评审,详规覆盖率提升到96.5%。扎实开展一城五创,落实县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包抓街道创建责任制,全面实施城市“五化”工程,继续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大力推广城市公共场所市场化管理模式,扎实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活动,累计拆除违建3.54平方米。积极鼓励引导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实施3615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其中:3074套正在分配,363套基本建成,58套主体封顶,在建12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500户,115户已开工建设,城镇化率达40.63%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县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82%,新增公益性岗位558个、城镇就业1998人,实现再就业918人、转移就业8.5万人,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各类参保人数达26.85万人,实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城乡养老保险参保17.24万人,参保率达到98%。扎实开展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一站式医疗救助和优待抚恤,下拨各类救助、低保、抚恤资金和医疗救助2.26亿元。全面完成零散烈士墓地和革命烈士陵园改造,创新城区助老和邻里互助养老保障模式,完成县中心敬老院三星级创建,建成民办养老院1个、老年餐桌10个。严格落实15年免费教育,全面推进双高双普创建,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建立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高考应届生一、二本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二,绥德中学被评为榆林市2015年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医院新建4个重点科室,深化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率先启动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严格落实药品零差价销售,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500元,参合率达到99.1%。人口计生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增率为5.97‰。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基层监管全覆盖。

(六)文化旅游不断壮大。抢抓省级文化旅游街区建设机遇,完成巽地楼、九真观修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名州商贸街改造、游泳馆和石魂广场二期项目建设,名州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继续加强重点镇村规划修编,贺一村保护规划和郝家桥美丽乡村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完成《绥德文化志》编纂整理。积极加快郭家沟等3个村保护规划编制,大力发展以郭家沟影视基地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截止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140.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04亿元,增速达到27%以上。同时,完成户户通安装934套,实现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七)社会管理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县级领导三公开、三接访机制,坚持行政、司法、人民调解三调联动和信访案件包案责任制,县级领导分别包抓45件信访案件,其中:14件重点案件已化解19件正在调处当中,12件落实稳控责任,特别是妥善化解了豪聚天下小区、清水沟养殖户和物流园区等重大矛盾纠纷。全年县级领导累计接(约)访群众341013人次,排查矛盾纠纷547件,调处化解518件,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起,死亡4人,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安全事故。继续深化“平安绥德”建设,积极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72起,查处各类治安案件1154起,强戒177人,群众满意度、安全感不断提升。认真落实新《环保法》,深入开展城区大气环境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空气污染指数≤100天数达到300天。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减排任务,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荣获国家2015年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全省第一。

(八)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认真落实上级和县委深化改革部署,稳步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管理、事业单位登记制度改革和县政务服务中心五星级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实现三级政务服务互联互通,积极加快满堂川镇撤村并村试点,创新建立户情档案农村工作户户通知情信息公示牌代办事制度留守老人精神关怀等便民服务新举措。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改革,完成多规合一五线划定和县城一张图规划,十三五规划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完成公车制度改革和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整合,实现部门、单位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部公开,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试点,不断完善污染源分级监管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污染源在线监测第三方运营管理。完成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查,创新土地流转新机制,流转耕地15.1万亩,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农业产业以奖代补政策,研究制订了全县精准扶贫三年规划。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机制,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网格化管理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探索文化人才建设社会化招聘管理机制,不断深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出台预防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协商民主制度,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顺利完成村组织换届选举。大力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建立三留守关爱体系,完成殡葬制度改革,出台推进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指导意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健全三级维稳风险评估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和三调联动机制。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召开高标准专题研讨会6次,着力解决领导干部“不严不实”问题,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深化创模和警示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部门立案114起,党政纪处分146人,其中,科级干部18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

【网站编辑】马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