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级搜索
索引号 XXGK-2024-000316 主题分类 气象、水文、测绘、地震
发文机关 绥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绥政办发〔2023〕39号
成文日期 2023年08月07日 发布日期 2024-02-04 15:24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政府办
绥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绥德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3-2025年)的通知
浏览次数:次   打印

文件解读链接:推进绥德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解读

各镇(中心)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县属各单位:

《推进绥德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绥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87

推进绥德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落实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陕西气象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省实施方案》(陕政办发〔202235号),以及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榆林气象事业高质量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市实施方案(2023-2025年)》(榆政办发〔20235号)精神,加快推进绥德县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高效助力绥德县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的重要指示和对陕西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二、总体目标

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机制,建成全市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整体实力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灾害性天气预警、山地苹果、旅游气象服务等领域达到全市领先水平。2025年,气象综合监测间距达8公里,降雨监测间距达3公里,多要素气象站100%全覆盖,主要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92%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提前量达到45分钟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5%以上,人影作业装备更新率达100%气象服务公众服务满意度达95分以上,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业务平台及基础设施建设满足高水平业务现代化保障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建设

1.强化监测预警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机制。重点加强以绥德为中心的大理河、无定河流域监测及预警服务,进一步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优化部门间灾害性天气综合会商研判工作流程,建立气象与资源规划、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应急、文旅、水文等部门的快速应急联动,强化监测数据共享共用,预报预警信息能传尽传,落实30毫米四靠人员即撤离”工作要求,建立面向党政主要领导、防汛责任人的“叫应”与直通式报告机制。充分应用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建立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认定和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加强与地灾防治、应急减灾等专项培训融合,强化协理员、气象信息员、信息员队伍共建共享共用,依托防汛调度等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科普培训,提高全民防灾意识,进一步健全全县镇村气象防灾减灾管理体系。

2.持续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实现省、市一体化智慧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本地化应用,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定量化、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能力。通过增设云高仪、全天空成像仪、X波段天气雷达、GPS/MET水汽站、激光雷达,实现以绥德为中心垂直探测系统建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80%以上,暴雨预警命中率达到90%以上。加强各部门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与共享,提高全社会、全行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3.建立健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再传播机制。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预警信息接口,与应急、水利、农业农村、资源规划等部门及融媒体中心建立广泛的再传播渠道。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强化预警信息智慧服务能力,在重点区域联合资源规划、水利等部门探索多渠道发布具有影响的气象+行业预警信息。

(二)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1.重点推进绥德天气雷达项目建设,提升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全力做好中央专项投资的绥德X波段天气雷达项目建设,切实提高我县及其周边区域综合天气探测能力,消除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盲区,满足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需求。联合林业局、行政审批局、名州镇政府等开展绥德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探测环境整治,确保气象探测数据真实可靠,为绥德天气雷达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争取多方支持,充分发挥绥德区位优势,新建云高仪、全天空成像仪、X波段天气雷达、GPS/MET水汽站、激光雷达等先进设施,全县重点易灾区新建气象监测站10套,固态降水监测系统2套,建设常规通信和北斗卫星于一体的气象数据传输网络。提升气象数据支撑能力,依托省、市气象云+端数据平台,实现全县气象数据“一张网”,实现对气象数据的集中管理、传输、处理、监控、应用及分析

2.优化提升绥德综合气象监测能力。以“自建+共享共用”为原则,新建、迁建镇级气象监测站各1套,共享水利、自然资源监测站数据2套,优化气象+应急数据实时共享1套,全方位提升绥德国家基准气候站综合探测能力;新建视程障碍现象仪1套、X波段天气雷达1部、云高仪1台、通信网络备份系统1套。全面提升以绥德县为中心的无定河流域灾害性突发性天气监测能力和冰雹等高影响天气识别预警能力,提升绥德县气象防灾减灾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立历史气象数据集,完善降雨过程等综合分析,依托陕西气象云+端数据平台、风云地球等实现天气实况监控与预警服务。

3.提升绥德及其周边区域预报预警服务能力。依托秦智-陕西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系统、NIFS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陕西省市县山洪气象风险一体化业务平台的本地化运用,提升对短时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平均预报提前时间达1小时以上。在“十五三一621”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要点的基础上,细化完善绥德气象迭进式服务操作流程。强化宣传部门气象信息传播,提升服务信息权威性和可控性。及时更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对象信息库》、修订《绥德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强化实况预报预警业务,确保累计雨量达15毫米或雨强达5毫米/时,启动加密监测,累计雨量达30毫米以上,提升至5分钟数据更新,实时天气实况通报。利用“秦智”格点预报服务产品,实现多种类专业预报产品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领域的应用,提升服务指导性。

4.加强省级示范气象台站建设,夯实基层台站保障能力。完成绥德国家基准气候站基础设施升级、综合业务平台改造及业务运行环境项目建设,持续打造综合监测、智能预警、智慧服务等功能完备、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省级示范气象台站。挖掘百年气象台站文化品牌和陕北特色化气象服务示范站建设,打造绥德县素质教育校外课堂及气象观测预报互动试验站。

(三)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1.提升山地苹果气象服务能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赵家坬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试点,丰富绥德山地苹果特色服务产品,增设新型农业自动化观测系统1个,区域土壤自动水分站1套、土壤水分监测站3套,编制《苹果气象服务周年方案》、《苹果气候与评价》,为全县苹果重点产区、种植大户提供科学准确气象为农服务。开展苹果防霜冻、冰雹防御等专项农业气象预报,提升服务精准度和可靠性,逐步实现山地苹果全生育期点对点直通式气象服务,助力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2.实施“气象+”赋能行动,促进旅游气象高质量发展。推进建设郝家桥村重点景区气象站1套、智慧服务终端1台,丰富服务产品,推出精细化旅游景点气象服务产品,探索开展基于各类游客和旅游场景的定制式个性化旅游气象服务,着力提升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旅游气象高质量发展。建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和温室气体浓度分析仪1套,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气象研究。构建“气象+”重点行业服务新业态,建立气象与应急、文旅、林业、生态环保等行业的一体化气象防灾减灾指挥平台,为生命安全和生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榆林市人工影响天气弹药安全暂行管理办法》,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围绕抗旱保粮、治污降霾、森林(草原)防灭火、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常态化督导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逐年更新淘汰火箭发射装置4套,提升地面作业点安全性能5个,完善人影科普实践基地1处。优化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切实履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督导机制,通过县、镇共管,提升人影作业队伍整体工作能力。

(四)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公共服务清单目录,形成长效机制。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将气象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更新计划、乡村振兴战略,在行政及企事业单位、“两站一场”、乡村、公园、校园等场所,建设以电子屏幕为载体的气象智慧终端25套。进一步优化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机制,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应急部门牵头,落实各行业以气象信息为基础“应发尽发”的工作要求,并做好信息更新,提升群众信息获取及时性。建设花粉自动监测站1套,建立花粉浓度智能预报服务系统,提升花粉气象服务现代化、智慧化水平。

2.持续强化气象科普宣传,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编印《气象灾害防御手册》《气象科普园地》等科普材料。充分利用3.23”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等科普日开展群众参与度高、传播效果好的“气象科技进社区”、“气象下农村”、“学生探秘气象装备”等气象科普系列活动。联合应急、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极端天气自救互救知识宣教和技能培训,提高社会公众依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自主快速开展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绥德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工作,定期开展调度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落实气象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稳定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加强部门合作,促进跨领域、跨行业专业领域人才交流,强化与榆林市气象局科研项目合作,提高气象工作综合能力。推行部门联合执法,加强防雷安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

(三)强化项目保障。与县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加强对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多方支持。认真执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局县共建项目建设计划,积极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气象监测站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等重点项目提档升级。



【网站编辑】柳珍